庆121年,汉人皇甫一族历经20余年统一中原诸子列国,建立昌朝,定都南陵,启用年号元和。
皇甫元启年二十七,因“博学多才、德贤兼备、英睿多智、礼贤下士”在族中威望颇高,被推举为昌帝。昌太祖在位25年,不负众望,“复科举、通运河、兴商业、修水利、促农耕”,被百姓尊称为当世“炎帝”。
昌太祖驾崩后,其二子昌太宗继位,在位58年,延昌太祖之道治世,虽无大功大德,也算国泰民安。
元和83年春,昌太祖六子皇甫孝凌继位,因性情优柔,兵权旁落,宗族皇甫政沂佣兵北方,自称北昌,定都北凌,改用年号坤元。原昌国民间为予以区分,沦为南昌。
《昌史大摘录》虽对昌国短短不到百年历史寥寥几笔,可细思其里面究竟,却是……
玉清观乃是昌国元和十年,昌太祖着礼部选址江陵府兴建,引弘清宗师传道授业。玉清观依山而建,“云绕松青、玉鹤仙飞、山涧水榭”,此乃平原地貌的一块上佳之地。故,昌太祖亲自提名“玉清观”。
玉清观中轴五殿、东西各四院,以供奉神明、香火延绵,传道授业、盘道客居等使用。
因太祖鼓励文化传承,一时间玉清观名声噪起,不乏文人墨客,朝廷肱骨、商贾大亨前来拜会盘道。然,各院法师却须谨遵道规:“造有缘之根,护神明之本,渡天地之劫。”各院法师、道长不得随意收徒,但一生收徒也不得少于三人。
真乙子道人乃玉清关弘清宗师的关门弟子,现任西一院法师。其为何遁入道门,未解。现有弟子三人,大师兄萧权,我季辰妍,小师弟苏离。要说我们三人道根如何,只能回答除了大师兄外,其他无慧根。
日常课业除了每月斋醮、执勤和例行讲学外,各院各自安排清修不做统一安排。
各院法师也是课业繁忙,除每月协助监院组织各种斋醮,排课讲学,论道编经,还要授业弟子,接待信使,外出游学传道等。年资较高的法师还经常被皇亲国戚传召解惑。
现昌朝虽已南北割据,玉清观仍归南昌管辖,可毕竟南北皇室同归一宗,文化信仰一致,其玉清观传道、游学倒也未受影响。
道教教义“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净无为、慈俭不争。”不论香客、信使、道人均不论贫富贵贱,不寻其出身、经历,只要遵从教义发展,都可成为道友。
所以,季辰妍的出身,遁入道门原由及二位师兄的来历均不知晓。
自那日萧权给贴了符咒后,就不再噩梦连连。自此开启了道院生活。
我的来历?我一直信奉存在即合理,也未曾与他人提及。只要季辰妍的模样未变,一切只是个发展中问题,也未曾有人探究。
至于我担忧的字体问题,借了大师兄的《说文解字》,除了一些繁体字没简化外,也算是能读懂通篇。
大师兄年长我3岁,我与苏离同年生,师父不在时基本由他主持院内事宜。
督促我们学习、安排生活、观里各项事务通传等。对了,院里还有个大娘每日过来负责清洗、做饭,不负责院庭和内室的洒扫,饭只做中午一顿,晚饭和早饭自行解决。
早晚两顿要么去观里伙房领饭,要么自己做饭,热冷饭。基本上都是这么对付的。大娘不住观里,每日忙完便下山回家。
与大娘交谈过一两次,巧舌如簧,不甚喜欢。
自痊愈后,萧权说我亏阳,每日阳光好的时候都要在未时出来晒太阳。
院里东侧有石桌石凳一套,我晒太阳,萧权便晒书,书类名目琳琅满目,此处看萧权的出身也是深谙莫测。苏离有时候会在有时候便不在,且能不看书就不看书。
有时候会有信使登门拜访,因师父不在基本都谢绝了。
观里没有斋醮的时候,一天的课业基本会集中在上午进行,亥末子初打坐入定一个时辰,课业有经书、医术、法术、礼记、简史等。萧权于我俩而言算半个师父,晦涩难懂之处基本上都能给与解读。
晚间课业基本自行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