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盟主大大50638223的打赏,在新的一年,愿大佬历遍山河,人觉得人间值得,愿大佬功成名就,依然肆意洒脱。】
-------------------------------------
镇子小有镇子小的好处,街里街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呼喝一声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
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有一些备受人关注的人,也有一些总是被人议论的人,当然也有被人厌恶的人,家长里短,闲言碎语,是小地方的特色。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王寡妇就是那个经常被人议论,也总是被人惦记的人。
王寡妇不姓王,她丈夫姓王,妇随夫姓是很正常的事情,老王是安民镇的原居民,家庭很是富裕,在安民镇这个小地方,也有一座大宅院,不敢说跟大城池那些人比,在安民镇至少是一个高门大户,殷实之家,只可惜,九代单传,到了他这一辈,算是彻底断了香火。
老王有一个相对文雅的名字,王智渊,至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无人知晓,王智渊父亲在世的时候,镇子上的人称呼其为小王,当其父亲去世之后,小王也就变成了老王。
说起王智渊一家,镇子里的人都是摇头叹息,觉得家门不幸,娶了一个克夫命的媳妇,不过,除了叹息和背后议论之外,没人愿意主动靠近王家。
在镇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有几个代代相传的禁忌,镇子东边的荒山不能去,镇子后山的太行山不能深入,镇子口的老槐树不能动,还有就是王家不能靠太近。
至于缘由是什么,老人们从来不解释,因为他们的祖辈也是这么告诉他们的。
王家在安民镇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可人丁凋零,从王智渊祖上开始,王家都是代代单传,王家在镇子里有田地,却从来没有种植过,都是租给镇子里其他人种植,租金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而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耕种是最重要的生活来源,可王家却不是,他们一家人的吃住似乎是无穷无尽一般,或者说,他们家的吃穿用度全都靠买,而这钱怎么来的,也没人说的清楚。
王智渊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安民镇,有人说他是去参加科考了,也有人说他是参军入伍了,还有人说他是闯荡江湖,甚至有人觉得王智渊是去修行了,可真相到底是什么,没人知晓。
王智渊是被母亲一手带大的,他爹一年到头都在外面,不知道忙些什么,在其八岁那年,他爹回来了,不过是被人抬回来的,一个红漆棺材,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放在了王家的家门口。
老王死了,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甚至没有人知道老王回来了,只是在看到老王家门口挂上了白灯笼,他们才知道老王家出事儿了。
不过,镇子里的老人已经习惯了,王智渊的父亲是这样,王智渊的爷爷也是这样,都是离开家乡,然后横死在外,尸体被人送回来,一代又一代,都是如此。
王智渊的母亲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也是一个很守本分的女人,这个女人长的柔柔弱弱,很有江南女子的风情,说话做事有规有矩,显然是出身大家,可这样的女人却跟着王智渊那个粗鄙的老爹来到了安民镇这个小地方,不知道是王智渊父亲艳福不浅啊,还是那个女人的不幸啊。
王家似乎有个习俗,男子在十六岁之后,就需要离开安民镇,然后带个女人回来,每一代都是如此,王智渊自然也不例外,十六岁离家,二十四回来,走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是两个人。
可惜,王智渊第二年就死了,同样是尸体被放在红漆棺材当中,被送了回来,而他带回来的那个女儿,肚子不争气,并没有给其留下一儿半女。
在王智渊死后的第二年,镇子上就来了一个瞎子老头,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那个风雪夜,第一个选择接纳这对爷孙的,也是王家,不过,从始至终,许一凡和孙瞎子都没有进过王家的大门,似乎镇子上的其他人也没有人进入过王家的大门。
许一凡小时候见过王智渊的母亲,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女人,如果放在长安城或者东海城这些地方,只能说一般,可放在安民镇这个地方,那确实是一个大美女。
妇人很慈祥,跟人说话细声细语的,对待孩子很有耐心,不过,她在许一凡五岁的时候,就突然失踪了,很多人都说是王寡妇克死了丈夫,又克死了婆婆,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觉得是王寡妇谋杀了妇人,尸体就埋在院子里,但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些。
王寡妇的年龄并不大,她来安民镇的时候,好像才十五六岁,十多年过去了,也才三十出头而已,王寡妇人长得好看,胸脯大,腰肢细,屁-股也很大,用镇子妇人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生儿子的好材料。
王寡妇对许一凡格外的好,有啥好吃的,都会想到这个少年,对待许一凡就像对待儿子,或者弟弟一样,许一凡小时候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王寡妇给他缝制的,布料很好,针脚也很好,起初许一凡以为真的是这个女人缝制的,后来他才知道,这些衣物都是买来的。
一个守着偌大宅院的寡妇,一个住在荒山坟冢的瞎子,而且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