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辞行的缘由很简单,一来她挑拨内斗的任务已经完成——或者说已经不用她挑拨,再待下去反而容易被当成垫脚石盯上。二来……大清与准格尔一战中,对方突然拿出的新式武器总不是从天而降的。甚至若没有人暗地里支持,准格尔压根撑不了两年。
平衡久了就会有人试探,而鄂国君主的这次“借刀杀人”的隐秘试探:成了是削弱大清,败了也很难被抓住违背和约的实质性证据,无非是人在屋檐下又一无所知的索菲亚要被放在火上烤——要是大清肯一怒之下迁怒乃至杀了索菲亚,大约鄂国帝王更要拍手叫好。
只可惜认命不是索菲亚的作风,浪费“质子”的价值也不是康熙的作风。
一段时间里头,索菲亚频频到乾清宫求见,晴玉不知道她是怎样证明了自己未曾参与准格尔一事,又是拿出了怎样的合作诚意,总之数月之后索菲亚返回鄂国已成定论。
当然,明面上则是鄂国求学之旅完毕,并再次邀请大清去访学,三千护卫的军士加二百学者及侍从的大队部于是顺理成章随索菲亚一并前去,奔赴另一片风起云涌。
多数人的目光都凝聚在三千军士上,不算庞大的数字,却是堂而皇之的军事介入。
相比之下,那两百位由工匠、文人乃至几十位女子组成的所谓访学团太像个幌子和噱头。无人知晓,数年之后,这些群人会在鄂国疯狂西化的浪潮中耳濡目染,用书籍、文字乃至发明物件将星星之火带回,在并非最合适的年代里埋下一颗种子。虽然一时没办法破土,却已经存在。
同样的,此时此刻也无人知晓,尽管回国的索菲亚顾忌着外有强敌,未敢真的和彼得鱼死网破地相拼,却也通过几年的明争暗斗真正拿到了权柄。而这背后,或许是对鄂国君王来讲一个极为无奈的现实——曾经他最大的敌人,现在反而成了最能理解他变革的人:朝野上下难以理解君主疯了一般学习他国文化的举动,倒是异国归来的索菲亚成了支持者。在最高的政治理想面前,有些旧怨也可以暂时搁置。
于是鄂国的大臣们陷入了困境,一个主子要改革,另一个主子也要,那就没得选了。
不跟着两位顶头大佬的脚步走,两个阵营都没有立脚之处。何况有东方医学珠玉在前的震撼,实实在在被治好了病的老古板不得不承认他国确有可取之处。
于是鄂国成了大清对外沟通的一个中转站:他们从西方学了造船术、航海术,再拿着配方去跟大清换药物和其他特产、技术。这路上中转站与大清自己的航海事业互相补充,形成了稳定的对外窗口。
受过大清“恩惠”也真心钦慕中原文化的索菲亚信守承诺,在有生之年保障了两国真正的和平,并且在技术交换这件事上十足诚恳——至少以晴玉后世人的眼光看,她拿出来换的技术确实是好东西。
然而交换的细节和价值衡量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决定的。晴玉充其量参考着自己在诸天世界的储备,将每一种药方的可能用途和价值标注出来,更多的事情则需要更专业的人。
鉴于鄂国“前科”颇丰,也鉴于药物贸易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绝妙外交计策,康熙在技术交换上绝不可能再是冤大头心态,不仅将理藩院的职能越发规范,更是直接在京城和中鄂边界上都建了“研学馆”,专研技术交流事宜。
这一通外交上的探索后来被搬到对待其他国家上,百年后有人提议变法之时倒是多了论据,至少面对“祖宗之法不可变”时,大清“圣祖”已经亲身证明了:可变。
而这就是遥远的未来了。晴玉在永寿宫摆弄着精致的航船模型时,边上放着的是索菲亚返国后送回的礼物。
这是索菲亚回到鄂国的第三年,她终于和弟弟达成了明面上的初步合作,也有闲心多为故人们备些玩意。
一众鄂国与西欧风格的饰品、食物、模型之中,唯有两样最叫晴玉挂心:一套摘编欧洲医学的书册,笔迹来自探春;一组描绘异国风情的画,落墨处是惜春日臻成熟的画技。
看着画里恢宏大气的教堂,不由得想到“青灯古佛”的命运已经彻底转变。青灯看过、古佛看过,连耶稣都已经看过。然而都只是画中的一隅罢了,再不会成为人生的牢笼。就像探春的“千里东风一梦遥”(1),何尝不能变成借千里东风自在去,历经山海复回环。
在她二人的命运上,晴玉和黛玉帮过忙,却并非决策者,是她们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扭转了命运。
探春得索菲亚青眼是早有预兆的事情,至于惜春也随使团离去,要从晴玉随皇帝亲征的那两年说起——清高了大半辈子的贾政,历经丧母、丧妻、家族败落,又被不孝子气得半死。自宝玉出家之后就绵延病榻的身体终于是走到了尽头。他一走,贾家仅剩的那一点对体面的坚持也消失殆尽。
王熙凤懒得和赵姨娘掰扯,将贾家中剩的钱财尽数留下,自己则带着一对儿女和体己与平儿住到了一起,靠着几年的经营本本分分过活。临走前倒是问了惜春一声愿不愿意跟她走,毕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