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已不复从前。为了减轻父亲的经济压力,文藻毕业后到内江县属北区高小任教。
文藻教书之余,仍勤习书法,一有空就拜访萧作武、邱特澄等,不遗余力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年,文藻的绘画技艺更加突飞猛进。
一天,中学同学晏济元带来一位同属爱好绘画的表兄,介绍给尧文藻,“这是我刚从日本留学归来表哥张正权,同盟会会员张善子弟弟!”,话说这张正权就是后来名闻天下,徐悲鸿夸赞的“五百年来绘画第一人”的张大千。
张善子的名字,在尧文藻耳朵里,那可是如雷贯耳般的存在。
张正权在晏济元介绍下,观摩了尧文藻的画,一半评价一半表扬到,“文藻先生山水画笔力老道,古韵盎然,在这里教书,实在委屈你了!”
在晏济元介绍下,尧文藻才知道,张正权已改名张大千,在上海拜名师曾熙为师,已是颇有名气的画家了。
“张先生,我是你同门师弟呢?”尧文藻笑说道。
“此话怎讲?”张大千问。
“杨春梯老师啊!”尧文藻说。
“哦,有这么回事?我那时小,跟着二哥到资中上五里店去学过画画。是啊,我们还真是师兄弟呢!”张大千朗声笑道。
文藻比大千小半岁,自然是师弟。
张大千与晏济元走了之后,尧文藻感慨万千。张大千声名鹊起,而他却籍籍无名,在乡野枯守。
“我小时候就与表哥住在一起,耳濡目染,知道他是绘画天才,也深谙营销书画之道,这方面我得好好向表哥学习呢。但他似乎不太关心政治,所谓人各有志,哈哈!”晏济元调侃道。
张大千笑而不语,——他就是一介画生。随后又道,“文藻弟,听表弟说,你是一位思想进步,爱国忧民的时代楷模,我得向你学习。”
“哪里哪里?大千兄,你过奖了,还望你在绘画技艺方面多多指导指导。”文藻谦虚的说。
张大千见尧文藻谦虚低调,相约在未来的绘画征途上,彼此关照,共同进步。
这次见面后,尤其是晏济元的一席话,给尧文藻的触动很大:想要在绘画事业上有一番成就,一定得走出去。
秉承先贤之遗风,怀救民之抱负。文藻决定“仗剑去国,壮游天下”,远赴北平求学!
中学毕业后,时隔不过一年,1922年,承诸亲友大力资助,以及自己教学一年的微薄工资,文藻踏着前人的足迹,出川赴京求学。这是他1911年随父亲到成都后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时值中原直奉军阀大战,京汉铁路交通堵塞,他只好从水路经长江三峡,折道南京北上北平。
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盛景闻名海内外。两岸险崖绝壁,江中水流湍急。
雄伟山势,秀美珠峰,险峻礁石,在山水画方面颇有造诣的文藻心中激起阵阵波澜,耳畔倾听咆哮的江水拍岸声夹杂着船工的号子声,他陡然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丽壮阔的山河美景,给予尧文藻无限激情与信心。船出三峡,江水豁然开朗,浩荡东风扑面而来,矗立船头,胸中顿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自信。
心中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向往,可现实却残酷无情。他随身携带的盘缠越来越少,照此下去,能否顺利到达北平都无法预料。
途经南京,碰巧当地南洋烟草公司征集年历画,遂小试牛刀,投画稿一幅,不想竟被采用。文藻欣喜莫名,信心大增。这份薄薄的稿酬就像一阵及时雨,缓解了文藻旅途生活费上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