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武侠修真>这辈子,不如不见> 第9章 去北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去北京(1 / 3)

北京,对我们这里的人来说,那是“神迹”一般的所在。就像我的父亲,特别向往去北京——去北京,看天安门、看故宫、看毛主席纪念馆。小时候,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只是跟着大人所想的,自己也便对北京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后来,我问询过几个村里的老人,他们也想能去北京,言语当中流露着对北京首都的满满的向往之情,而想看的地界大体都一样。

我记得考上大学后,坐着车刚刚进入北京地界的时候,一想到“这里是北京”,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时候,鼻子酸酸的,心中的那种激动,那种无以言表的兴奋之情,直到现在都让我很怀念,那是一种特别的、至今无法形容的感情。北京,包含着村里人对“国家”这种宏大叙事的淳朴“热爱”,蕴含着老百姓从苦日子走上新生活的感慨之情。

90年代末,进入到2000年代,只记得那会儿的物品供应还不丰富,而村里更是如此。我们村里,在蔬菜瓜果的生长的季节,自家留出一小垅田地,种些豆角、茄子、西红柿,我娘总会捡着长老一些的豆角拌少一点的白面,在锅上蒸。蒸好后,热点油倒上去搅拌,这就是我们的饭菜,俗称“苦累”。到了冬天,可选择的就更少,饭桌上每天吃的菜大都是白菜、土豆,吃白菜是家常便饭,吃土豆则像是“改善”一样,我们兄弟姐妹围坐一团,总会吃的一点不剩。平日里,我们没有什么零嘴吃,放学回家饿了,就拿起凉馍馍啃起来,也觉得是美味。秋天收获季节,有了梨子、苹果、红薯、花生、玉米,我娘给蒸好让我们吃,那真是足足的幸福,吃得香甜。有一次我问大姐,秋天不是秋叶落下,万物萧条,应该悲伤的季节吗?可我怎么不像书本中写的那样伤感?我大姐随口说了一句,大体意思是“因为你是农民的孩子”。又过了两年,村里冬季集上卖得多了一些蔬菜品种,可选择的也多了。但大都是等到过年,村里大集的时候,我娘才多买上一些茄子、韭菜、甜椒、蒜薹等等,以便初二或初四招待回娘家的闺女及女婿。

还记得小时候,收获完庄稼,我爹娘把粮食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放到马车上,那会儿我可能还小的缘故,只觉得麻袋摞得好高。我坐在这些麻袋上面,我爹在前面赶着车,去排队“交公粮”。对于那会儿我来说,那是去“玩”,坐在高高的粮食袋子上,看着排队前行的交粮队伍,看着“稀罕儿”。长大后,才知道,对于从黄土地里刨食得父母来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烈日下除草施肥,汗水常常浸的眼睛蜇得慌,这公粮是他们肩上的担子。后来,“交公粮”取消了,这种存在了两千年的农业税画上了句号。就像我爹说的,对农民来说这是天大的喜事,我们农民非但不用交税了,国家还给我们补助。

就在这一年,董家辉独自一人去北京上学。这是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开始,是董家辉这样的农村孩子去北京后思想、观念被深深震撼到改变的开始。

后来,流行一个词叫“北漂”。我一个高中同学,大学在我们当地一所普通本科大学上的。毕业后,和小她一届的男友商量好,两人毅然决然的跑去了北京找工作。她和男友租了一间不大的屋子。那会儿视频网站刚刚兴起,她就在类似土豆、六间房等这样的公司上班。每天坐着公交、地铁往返于公司与出租屋之间。她极爱男友。一开始男友并没有去找工作,仍然乐衷于在出租屋内打游戏,每天打的昏天黑地的。下班回到出租屋,她开始马不停蹄地张罗做饭。日子长了,怨言肯定是有的,免不了一些小争吵。我只记得她说过,男友吸过的烟的烟盒,满满地垒了一面墙。后来,男友竟然迷上了网络赌博,他父母给的钱自然是放进去输掉了,再后来输得更多了,他的钱全搭上,还差五万块。这些钱,对于刚来北京,还没有站稳脚跟儿的“北漂”来说,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我同学把挣的工资,以及从姐姐那借过来的钱,全用来还了赌债。男友信誓旦旦地说,他会出去找工作,再三保证不会有下次了。正如大家猜测的一样,这个男人还是失信了。后来,我所知道的是,我同学留在北京,继续自己的北漂生活,这个前男友则回了南方老家。我同学自此背上了十万的债,而这个男友答应她,每月会还她一千元,直到还完。

有次,谈起此事来,她哭了。最苦的时候,兜里只有10块钱,揣着这十块钱,挨了两天,等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发了工资,下了地铁,一个人坐在公园的台阶上,哭了半天。生活还要继续,她中间换了两次工作。后来,碰上了现在的老公,这个男的和她挣得相当,再后来,两人用工资积蓄,还有从家里借的钱,公积金贷款,在房山区买了一个49平米的房子,算是有了自己的家。

人,总有光鲜,也有不堪。人前的幸福,背后可能曾有吃不完的苦。

董家辉在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长得高大帅气,刚开始穿着自然是不行,后来学着其他同学开始注重起形象来。去动物园批发市场挑些时尚的衣服,不贵,但他穿出来好看,人也看着清爽了不少。在学校他做事积极,爱看书,听着教授的课,自己则思考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