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谢锦一家平反回城。他们是干校最后一批回城的人。比上辈子还晚了大半年。原世界里,因为谢秉琛早逝,海外关系这个因素就算是不存在了,冯家老两口在76年底就回了城。这辈子,他们互相加Debuff,一直拖到了77年夏天。
最后的一两年,留下来的人都特别难熬。虽然他们后来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但是盼着回城的心理却是一点也没有减少的。干校从最开始的人满为患,挤挤巴巴,彻底变得空空荡荡了,无端的透出了几分荒凉。但凡心性稍微弱一点的,估计都有可能会崩溃。
谢锦一家还好,谢秉琛有女万事足,冯家老两口只要看见这父女俩好好的,也就没什么愁绪了。谢锦更不用说,看着这么大片的地方,这么多的空房子,恨不得霸占了盖个庄园。
其实谢锦是个自由人,她是随时都能离开的。长辈们也不是没有询问过她的意见,问她要不要回城。现在知道她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也就放心了。而且他们的身体都被调理好了,谢锦也不用担心他们。纵然短暂分离,他们也终能迎来重聚的一天。如果这短暂的分离能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他们还是非常乐意的。
但是谢锦怎么可能走呢?她在哪儿生活都是一样的,当然是陪在爸爸和姥姥姥爷身边最好。
就长辈的心理来说,当然也是更希望能和她相守在一起。经历了之前的种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了。但是他们又觉得把孩子留在身边,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明明孩子可以回城过好日子的。
所以,他们纠结无比的问过了谢锦的意愿,知道她并不想离开,也就不再劝了。只是尽最大可能让她过得舒适。
谢锦并不逞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长辈们的关爱,也回馈给他们同样的关心。
老邱日常和大家聊聊天,做做思想工作,安抚大家不要急躁,那么多年都等了,还差这么一会儿吗,肯定都能回去。其他的事情,他其实并不太管,只要不出乱子,大家的自由度都很高。
就这样,大家互相鼓励着,坚持到了最后。
谢锦一家的离开,也标志着干校的终结。
管理干校的军宣队成员,其实也面临着转业和复员等各种现实问题。老邱因为办过药厂,直接转业回老家县城当了卫生局长,算是个不错的去处了。
回到津门之后,冯家的房子已经腾退还了回来,谢家的房子还要再等等,那边房子更大,住进去的人更多,腾退起来比较费劲。
冯家这套两进的院子,谢锦也不陌生,原主没少在这里住。但是这院子早已今非昔比,被糟践的不成样子,院墙和屋子的外墙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还有一些新鲜的被人为破坏的痕迹,大概是住户搬走的时候心里不忿,故意搞的破坏。
谢锦一脸嫌弃,其他三个人心情复杂,带他们回来的街道负责人也面露尴尬。原来维护的好好的房子,看起来大气精致的房子,变成了这个德行,之前他们还不觉得,这会儿当着原主人的面,倒是有了一点点羞愧。
刚刚返城的几个人当然也不会闹起来,礼貌的谢过并送走了街道负责人,转身离开家住进了招待所,然后才开始找人来修整、打扫。
三个人补发了这些年的工资和津贴,手里的钱不少,正好用来住招待所、修房子、买家具。抽空,冯老头还把房子过户到了谢锦名下,免得以后冯薇来跟程程抢遗产。
等到冯家的房子规整完,谢家的院子也腾退完毕,帮忙修房子的工人直接又去了谢家。那边的情况更惨。
冯老头和老太太其实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没有必要再工作了,但是随着教育大会召开,高考恢复,高校缺人啊。两位老人记吃不记打,慎重的考虑过后,觉得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公正对待就放弃为国效力,所以,他俩又回到津门大学去教书育人了。
谢秉琛也回到了学校开始工作,他和老两口,说起来还是同事,同校不同系。
他的考虑倒是更现实一点,他还有个孩子要养呢。总不能他们爷俩全都没有收入,都在家里啃老吧?想想就觉得羞耻。
虽然家里有金子,但是现在形势毕竟还不是太明朗,也不太好拿出来用。所以,还是先老老实实的工作赚钱吧。而且,现在买东西还是要票的,就算你再有钱,要是没有票,想要光明正大的给程程买东西都困难。
除了好好工作,他暂时别无选择。
说起来,虽然老谢身具艺术家气质,在干校的时候整天画画,但其实人家是个理工男,学的是机械工程。画画,那就是个业余爱好。
不管老爸怎么想,谢锦这辈子打定主意要啃老,回到城里就开始家里蹲,工作不干,连高考也决定不参加了。三个长辈任她为所欲为,连劝都不带劝的。只是在看到了她的懒散之后,三个人更加注重养生,没事儿嗑个养身丸,争取活到一百三,给孩子保驾护航。
就连这些年,谢锦丝毫没有表现出要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