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她的脚边,眨巴着大眼睛谗的不行。
二人聊着首都今日的近况。
提及江则和江川时,刻意的避开话题。
晚饭后,伊恬陪着江意漫步豫园,两只猫摇摇晃晃的跟在二人身后,不时钻进林子里,不时钻出来,蹦蹦跶跶的,欢快的不行。
“想好怎么跟邹医生见面了吗?”伊恬问。
江意随手在树上摘了片树叶,把玩在指尖:“还没有。”
“尽早见面吧!邹医生心里估计也很难受,”伊恬知道那种感觉。
或许从一开始邹茵跟江阔就不是江芙最信任的人,不然、她为何不在第一时间就找到二人?
不管有多少理由,父母跟子女之间那种心连心的感觉是永远都存在的。
伊恬在无数个夜晚想过这个事情,可在得出答案时,又犹豫了。
她想,江芙不该是这样的人。
她并不认识江芙,但江芙的名字,实在是听过太多次了。
豪门阔太聚会时总会提起这位,她以两个视角出现,一是林景舟的未婚妻,二是首位站上国际舞台的谈判官。
而往往这种时候谈论必然会分成两派。
一派是贬低,一派是抬高。
贬低无非就是借着林家踩她,说她靠着林家上位。
而抬高无非就是说林景舟配不上她,江芙在答应做林景舟女朋友时就已经是国际舞台上的人物了,林景舟不过是靠着家里的关系走上高位,从而找到了一个比自身优秀的未婚妻,有何值得自豪的?
没有林景舟,江芙仍旧是江芙,可没有江芙,林景舟不见得是林景舟
林荫小道间,伊恬脑海中正在勾画出江意的模样。
被江意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打散,她说:“我也很难受。”
这种难受来源于内心的纠结,邹茵和江阔是她的父母,她不否认,且感谢她们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但邹茵和江阔是一个好父母吗?江意无法回答。
父母恩爱,不假。
但她人生道路中,父母的参与感实在是少之又少。
未曾见到一天时,她尚且能接受邹茵与江阔对自己的教育方式。
可遇见伊恬之后,她才知道,原来爱意就是藏在教育方式中。
“我有记忆开始,便时常一个人在家,无论是狂风暴雨的夜晚还是烈日炎炎的白天,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家里的陶罐子里永远都会有钱,那些钱是给我生存用的,她们时常加班,有时候工作忙时,一连几天都不能回家,而我就会很自觉的拿着那些钱去解决温饱问题。”
“我的父母从未给我开过家长会,小学一年级,我因为没有家长来开家长会被老师罚站,我回去哭闹,换来的不是父母的陪伴,而是他们同老师的交谈,自那次交谈之后,小学六年,每每家长会的活动老师都会提前跟我说,给我放假,或者把我单独喊到办公室,避免我尴尬。”
“到了初中,我学会了事先跟老师说明情况,老师打电话跟家长求证,初高中六年,我都没有参加过集体活动,也没什么朋友,到了大学,我被保送到首都大学,第一学期还没开始时他们开始规划起了我的人生,兴许是工作没那么忙了,又兴许是突然觉得对我疏于陪伴,但此时,我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陪伴。”
江意说着,望着天边的弯月,叹了口气:“小学三年级,我从补习班回家,夜路太黑了,没看见家属院正在修路,一脚踩到了坑里,摔得满身是伤,我哭着去医院找妈妈,恰好碰上有急诊进来,她看了我一眼,跟我说别闹,让我回家。”
“我觉得我都快痛死了,她却觉得我在闹,后来我才知道,任何时代的不快乐,价值都是相等的,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压在心里的重量是一样的,眼泪掉在真丝帕上仍旧是眼泪,悲欢离合并不相通,理解也不能万岁,在谈判院的那些年,很少回家,我去了什么国家,见了什么人,遇到了什么危险,都不会主动跟他们提及,相反的,周围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年纪轻轻就坐上高位的女儿,让他们引以为豪。”
“16岁,我去外省参加活动,恰逢大姨妈因水土不服连续半月未走,我打电话寻求帮助,她们匆匆忙忙的跟我说了句去什么科挂什么号之后立马就挂了,就好似多关心我一句,就能要了手术台上人的命似的。”
江意语气很淡,没什么情绪,她在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好似在诉说别人的故事。
对于邹茵,如果不是自己死了一次,她们会永远以这种姿态相处下去,可悲?
算是吧!
人总是在失去一件东西之后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邹茵难受?
她何尝不是?
“后来,我很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近乎有三百天在全球各地,她们开始责怪我不工作繁忙不回家,我想,这是为何?共情是种天赋,但大部分父母都没有共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