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孱陵城里的百姓都知道了“孙夫人”的存在,名气之大,就连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也因为她的到来而被人称作“夫人城”。有说她姿容美好芳华绝代,有说她自幼习武志胜男儿,也有说她娇生惯养刁蛮任性,她在市井传言中被描述得愈发夸张,这不难怪,毕竟敢在新婚之夜对丈夫拔剑相向的又岂会是寻常女子?
只是流言蜚语多半偏向于对她不利的一面,她才刚来这不久,就已传出刘皇叔和他这位新夫人的关系似乎并没有很多人事先预想得那么好,二人根本不似新婚燕尔般恩爱,分城而居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外人怎么议论她,她是知道的,但她完全不屑去理会,也懒于辩解或指望改变什么,她就是那么特立独行,她不是后宫里献媚邀宠的女人,她不愿意对刘备等人屈尊,她没心思,也不懂得用任何手段吸引自己的丈夫。
更何况,那是一个于她无半点情意可言的丈夫。
而刘备呢,他是极为看重自己名声的人,断不可能直截了当表现出薄情的一面,时不时地也会来西城看望她,送她一些衣物首饰、胭脂水粉之类女人喜欢的东西。即便是出于应付,算不得相敬如宾,两人至少也维持着表面的友好。
但是这种友好,由于一个人的死而彻底瓦解——
周瑜是在她嫁人后一年病故的,可是荆州城内外却故意闭塞了消息,她知道周瑜死讯的时候已经迟了一年,而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正是刘备。
刘备不告诉她是为了防止她回乡奔丧,而不让她还吴是因为刘备当时正在秘密进行着他的入川计划,他要在孙权那边有所行动之前占尽先机,他绝不能允许中途出现任何的变卦而让自己功亏一篑。
原来会利用她的不仅仅是孙权,刘备利用起她也是绝不心慈手软啊……
她曾经这样想着,想到流出眼泪却撕心裂肺地笑过。
这件事像是一把刀刺进了她心里,伤口太深,致使她和刘备的裂痕再也无法修补,连只是表面伪装地对他笑她都不会了,她从那时开始,正式把对刘备的反感转为憎恨。
建安十六年,刘备领兵三万入益州,距离她出嫁不过两年,却已经不用再忌讳她了。
如此明目张胆地暴露出自己的野心,不知道江东那边的二哥会不会气到拍案呢?
她和孙权兄妹多年,很多时候心上是会有所感应的,她知道二哥对刘备入蜀一事绝不会善罢甘休,因为那也是二哥想要收入东吴疆域版图的地方。
刘备留下了赵云、诸葛亮还有他的两个义弟,关羽和张飞,让他们留守荆州,自然是为了防范曹魏和东吴趁刘备不在就打荆州的主意,只是那个赵云就更有意思了。刘备任命他为留营司马,掌军务和内事。
内事?说白了就是看住这个东吴来的孙夫人,不能让她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为什么偏偏选择赵云来约束她?也许是因为刘备觉得赵云这个人刚正不阿,沉着稳重,胆子还特别大,为了自己主公的利益不怕得罪任何人,即便那人是他名义上的主母,即便那人是连刘备都忌惮三分的吴侯之妹孙郡主。
她一个吴人在这里是极不被信任的,为了不让她有任何化身细作通敌的可能,她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公安城,虽然她能自由出入西城,但只要是出了府邸,哪怕是在就近的街市,也一定会有不属于她的势力如影随形,她想去城郊的山上望江就更是如此了。
每当她想去到更远的地方,总会被一个手执银枪的男人劝阻:“夫人请回,没有主公的授意,子龙不能放夫人过去。”
每次都只能乘兴而往败兴而归。
是的,她不能离开这座夫人城,更不可能擅自还乡,赵云总是打着“保护”的幌子,实则是在为刘备监视她罢了,这和被软禁有什么分别?
此外,赵云还曾揪着几个卫兵到她面前,说他们在集市上滋扰生事,而那些都是她带来的吴吏,赵云不便教训,所以带过来给她亲自整顿。
“如果夫人决意姑息,只会更加促使他们倚仗夫人的权势纵横不法。”赵云严词厉色向她请命,“所以请夫人三思而定夺!”
被赵云来这么一出当然是很下不来台的,她冷面扫视跪在她面前的“娘家人”,然后故作镇静地正视赵云:“既然我的人犯事,那我也定当给赵将军一个交代。”
随后她亲口下令,那些吴吏每人赏了三十军棍,这件事才算平息。
事后她私下问起闹事缘由,受罚的吴吏们坦言,才知是他们本在城中酒馆吃饭,听到店小二和一些百姓在说她和东吴的闲话,以为他们听不懂当地方言,说那孙夫人自恃为东吴郡主,因而何等骄纵,这才讨不得丈夫的欢心。她手下人听罢一时气不过便上去理论,但吴人在当地似乎相当不被待见,双方的理论化为争执愈演愈烈,那些市井小民竟叫嚣着要他们滚回东吴老家去,他们怒不可揭这才动了手,冲突间不慎砸了人家的酒馆,赵云接到百姓报信而来,之后的事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