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世人所叹的又一件事发生,在一个春雨连绵的夜里,蜀汉的皇帝刘备在他白帝城的皇宫中驾崩了。
听说他自夷陵战败后就一病不起,毕竟是自己辛苦积攒了二十年的心血,竟被一个他根本不放在眼里的书生用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他至死深深地恨着东吴,也钻心透骨地恨着孙权和陆逊。
能让一个人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毁掉他的希望,断了他的念想,这才是生不如死。
在他终于熬到了油尽灯枯,撒手人寰之后,他的嫡长子刘禅继位,由丞相诸葛亮辅政。
与刘备恨念所不同的是,诸葛仍采取联合的策略,与东吴修好,这正与东吴一方陆逊对待蜀汉的主张不谋而合。
他们都是聪明人,也都深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虽然在夷陵赢的是东吴,但经此一战,吴蜀两方军力大挫,曹魏又将占据上风,吴蜀则必须消除旧恨,联手扛曹,方能自保。
于是在双方的共同推助下,吴蜀联盟又得以修复。而陆逊,似乎也成了文武百官中孙权最信任的人,凡涉及吴、蜀关系的处理,孙权必先征求陆逊的意见,还专门授予他日常处理吴蜀事务的印信,就连给蜀汉的文书也必须先给陆逊过目,陆逊甚至可有权修改后再行发出。可以说,陆逊于朝中的威信已是万人之上而无可撼动。
蜀后主刘禅在继位后将刘备册封的汉中王后吴苋尊为皇太后,赐居长乐宫颐养天年。并且他追谥了生母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就连那位死于长坂的糜夫人也因其贞烈而有所追封,唯独对先主那第三位夫人,那曾在幼时抚育过他的养母孙氏,竟是一字未提。
其实刘禅对孙夫人倒并非如他父亲那般薄情寡恩,也许因为当年他还是刘备唯一的子嗣,孙氏无子,便待她视如己出,对他确实是贴了心的好。而后来不一样了,吴夫人为先主生下了自己的儿子,自然会对亲骨肉有所偏爱,对前妻的孩子多少会冷落些吧。所以相比于后来的正宫吴苋,幼年时那段短暂的母子记忆让刘禅从心里对孙氏反而更觉得亲近。
只是孙氏的身份太过特殊,她是谁不好,偏偏是东吴的郡主,而自打遭了夷陵那场战乱后,吴蜀两方的关系则变得更为敏感,纵然刘禅有心报恩,也深惧蜀国那些臣民会有怨言。
可他心里还是惦记的,他一直都没有忘记那个,喜欢坐在高山亭子里眺望长江,答应会带他回乡看江南的,那个可敬可爱的养母,她走时曾那般舍身忘死地护着他,荆州一别至今已是整整十个年头,他已长大成人继任社稷,却不知养母孙氏在江那端过得如何。
每有东吴使臣来访,刘禅便会顺嘴提上一句打听孙氏的近况,可得到的终究只是含糊不明的说法。直到后来有个吴使在宴上酒后失言,说到在夷陵之战后好像就再没听闻孙郡主的任何音讯,也没有人再见过她,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也不过是那人的猜测,可是刘禅信了,出乎众人预料的伤心,他竟在宴会上就当着东吴宾客的面拍案大哭了起来,心性一如当年那单纯的孩童阿斗,这不禁使诸葛亮为首的那些蜀汉大臣们各个面如菜色,尴尬非常。
而这传闻竟也不胫而走,传入了市井。民间的百姓们也由此被提醒,终于又想起了先主曾有过那么一位出身高贵,却在先主生前死后从未受到任何册封和尊奉的“孙夫人”。
孙夫人自十年前还吴而去,就逐渐淡忘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在光阴的流逝里不知所踪,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她死了,而关于她的死因,也在百姓绘声绘色的添油加醋中变得愈发传奇。
议论的人中不乏也会有怀念她的,说这位夫人对先主情深义重,定是在还吴后日夜牵挂她的丈夫,更误以为先主战死于夷陵,因而望江痛哭,不久便投江殉情了。
而她真的陨落了么?
沉浮于一场无情的乱世,情缘如纸薄,姻缘生相错,若宿命馈于她这一生的坎坷终将锁入枯骨而蒙上尘土,又何须花开和花落来凭记她曾来过、盛放过?
她想,她不会在意的。
这样也好,也许再不会有人能去打扰。
有些人,注定要生于传说,死于传说,然后在世代相传中成就她的不朽。
东吴郡主还乡后的去向,一如她那曾惊艳芳华的名字,灿若明珠,在破碎后散入星河,永远变成了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