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霜的治国理念和政策都有点过于片面和理想化,甚至会有点偏执。毕竟,他只是个二十岁出头,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也没有大多关于治国理政的经验,只会盲目地跟从自己的意愿而不计一切后果地行事。
的确,他过于重视工业了,甚至让其侵占了本该相安无事的其他领域,尤其是农业,这让他们本就贫瘠的土地雪上加霜。
当一切进展到1933年的时候,安华国已经基本摆脱了落后贫穷的旧面貌,可以说是要工业有工业要农业也只有工业。总的来说就是,他们除了还算先进的工业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但宁霜十分满足于这样的现状,认为自己的民族在国际社会当中可算是站起来了。
可是,安华国本就是个地不广但人稀的小国,资源储备量也不大丰富。经过了几年的过度发展之后,地下埋着的,山里藏着的,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已经被透支殆尽。况且,他们现在已经需要从国外进口农产品了。
此时的赫连宁霜并没有将资源的透支归咎到自己多年的过度开发与偏颇发展,而是将它们全都归结到安华国领土的狭小,资源贫瘠。于是,为了能让安华国的百姓们真的过上幸福而富裕的生活,赫连宁霜打起了向外扩张的决定。
然而,按照此时安华国的基本国情,资源匮乏,人力稀少,也就空有一堆技术罢了。赫连宁霜虽然年轻气盛,却至少也有些自知之明,清楚以自己国家的实力去侵略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自量力的。
于是,赫连宁霜决定为自己寻求一个可以合作和依靠的盟友,可是,又有谁会愿意与他们这样的低等民族打交道呢?
就在这时,他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人正是永绪帝国的总理远山绪先生,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领袖。并且,他打听到,这位领袖并不排斥安华国人,甚至将其任命为高官,这也大大增强了宁霜与之结盟的信心。
除此之外,赫连宁霜还清楚对方是一个似乎有着暴力倾向的,杀人成性的人,对自己属下的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迫害和屠戮。
他并不喜欢对方的这一点,因为,宁霜一直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人民,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扩张领土,他也都是为了人民着想。他固然不愿自己的统治地位遭到颠覆,可他更不愿去伤害那些无辜的人民。
但是,赫连宁霜却发现远山绪的这种暴戾性格是可以被引导和利用的。远山绪在上任之后并没有发动过任何战争,也许并不是他不想这样做,只是一时没有考虑到罢了。
一个爱好杀戮的人,一定不会厌烦战争,宁霜这样认为。
他想,通过思想上的开导,大概就可以利用对方对人民的仇恨,并且将其应用于对付敌人身上。这样一来,共同扩张的目的很快就能顺利达成了。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1935年6月24月的这场会面,两国才会因为某个共同原因而正式的成为盟友。